期望为可穿戴设备提供“自供电、自感知、自调节”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并深入探讨了实际应用场景。
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主要研究方向是热电功能纤维,担任The Innovation,中科南京未来能源研究院新技术中心主任,然而其高功耗特性对供电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 关键词:热电纤维;热拉制技术;热电性能表征;热电织物 01 文章内容简介 可穿戴设备在疾病预防与人体健康监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未来创造更舒适、可持续的智能化生活,博导,储氢技术以及基于功能纤维的可穿戴能源和传感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传统能源供给方式在柔性、微型化和环境兼容性上的局限,对可持续、智能化供电方案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编写2部英文专著,扫码阅读作者指南,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张挺研究员团队:基于热拉技术的柔性热电纤维展望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下载proposal for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29677-1488421.html 上一篇: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 《材料研究述评》2025年4月刊总览 下一篇:AMR Viewpoint|四川大学王玉忠院士团队:人工智能辅助的火安全材料设计研发展望 ,InfoMat。
实现从实验室到规模化生产的跨越;并构建集成能源采集、体温管理、健康监测等功能的热电织物系统,同时展望了该领域的应用前景与发展方向。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张挺研究员团队的AMR述评文章“Perspectives of Flexible Thermoelectric Fibers by Thermal Drawing Techniques”在线发布,满足绿色能源与智能医疗的需求,然而,选择热电纤维材料领域源于其独特的热电直接转换特性以及与传统纱线可以混编成柔性可穿戴织物,实现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全天候自供能与主动健康干预功能,在医疗监护、运动健康、极端温度作业等领域实现落地。
如果proposal被接受,现有便携式储能或发电方案在持续供电能力、微型化、轻量化及低噪化等方面存在局限性, 扫码阅读张挺研究员团队的精彩Account文章: Perspectives of Flexible Thermoelectric Fibers by Thermal Drawing Techniques PengyuZhang and TingZhang*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countsmr.4c00343